阿里巴巴 慧聪网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收藏汇建消防网站地图

欢迎光临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

汇建消防

消防气体灭火厂家消防气体灭火装置供应商

全国服务热线177-2801-6119
177-2801-6119

消防安全设备
当前位置:首页 » 汇建消防资讯中心 » 消防资讯 » 电气火灾自查要点

电气火灾自查要点

文章出处:责任编辑:人气:-发表时间:2017-07-04 15:59【
  1. 一、电器产品生产销售产品质量

  2. (一)产品合法性

  3. 1.企业应依法按照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或备案的企业标准及合同进行生产。

  4. 2.企业生产属于符合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或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(CCC)目录中所列产品时必须获得相应的许可和认证。

  5. 3.认证产品应获得相关的认证证书和型式检验报告,证书或报告应在有效期内(可在国家认监委或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查询),实际产品应与证书或报告上的规格和型号相符合。

  6. 4.企业实际生产地址应与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载明的地址一致。

  7. (二)产品标识

  8. 1.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出厂产品、包装上或者随机文件中应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标志(QS)或CCC标志。

  9. 2.出厂产品上应有铭牌或标志,铭牌或标志信息应与获得的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信息一致。

  10. (三)生产条件

  11. 1.企业应有适应生产的生产场所和存储成品的区域,应配备标定合格的检验试验仪器设备。

  12. 2.企业应配备相应的生产、检验等人力资源,明确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部门、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。

  13. (四)原辅材料质量控制

  14. 1.企业应对采购原辅材料的质量检验或验证作出规定,并进行检验或验证。

  15. 2.企业应保存供货单位名单和供货、协作记录以及进货检验记录,记录应完整真实。

  16. (五)生产过程质量控制

  17. 1.企业应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关键工序明确设置质量控制点。

  18. 2.企业应制定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,内容应科学合理,并依据操作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实施质量控制。

  19. 3.企业应按规定进行操作和过程参数监控,并保存相关记录,记录应真实完整。

  20. (六)产品检验及流向登记

  21. 1.企业应按照相关产品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以及企业备案的标准进行出厂检验并出具合格证,检验记录应真实有效。

  22. 2.企业应保存流向登记和销售记录,该登记和记录应完整真实,必要时核查销售合同、税务发票等。

  23. (七)产品售后质量跟踪

  24. 1.企业应对用户提出的意见或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和反馈,必要时核实互联网上反映该企业的有关产品质量信息问题。

  25. 2.销售门店销售的产品规格和型号应与出示的证书、报告相符一致,展示的电器样品与库存货品质量应一致。电器产品销售企业商品质量自查检查,应参照本要点的第二条、第七条的内容执行。

  26. 二、建设工程施工过程

  27. (一)产品选用和进场

  28. 1.选用的电缆、绝缘导线的材质、标称截面积、绝缘性能、电阻值应符合规范以及设计要求。

  29. 2.线缆应按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303)、《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411)规定抽检并合格。

  30. 3.实行生产许可证或CCC的产品,应有生产许可证编号或CCC标志,重点检查低压配电柜、配电箱、控制箱(柜)、线缆、母线、开关、插座、照明灯具等产品的CCC标志。

  31. 4.所有电气设备、器具和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,重点检查槽盒、配电箱柜、线缆、母线、开关、插座、照明灯具的产品出厂合格证。

  32. 5.电线导管进场应按规定抽查并合格。

  33. (二)施工过程

  34. 1.每个设备或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导线或2个导线端子。导线连接应在接线盒内,多股线线头连接应牢固可靠,铜铝过渡应使用专用铜铝过渡接头或搪锡。

  35. 2.电缆出入配电柜应采取保护措施。

  36. 3.电缆出入梯架、托盘、槽盒应固定牢靠。

  37. 4.塑料护套线应明敷,不应直接敷设在顶棚内、保温层内或可燃装饰面内,配线回路的绝缘电阻测试应符合要求。

  38. 5.敷设在电气竖井内穿楼板处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梯架、托盘和槽盒(含槽盒内)应有防火封堵措施。

  39. 6.灯具表面及其附件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、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。

  40. 7.功率在100W及以上非敞开式灯具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、矿棉等不燃材料做隔热保护。

  41. 8.安装在软包、木质材料上的暗装插座盒或开关盒应与饰面平齐,安装应牢固,绝缘导线不应裸露在装饰层内。

  42. 9.安装在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以下装修材料内的开关、插座等,必须采用防火封堵密封件或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(例如:石棉垫)隔绝。

  43. 10.断路器保护开关额定容量应与配电线路载流量相匹配。

  44. 11.固定安装的中央空调、电加热设备等大功率用电器具实际功率应与设计相符。

  45. (三)施工管理

  46. 1.施工单位安装电工、焊工、电力系统调试人员应持证上岗,并按照作业规程组织施工,做好记录。

  47. 2.监理单位应有建筑电气工程专项监理方案,重点节点监理过程应有监理工作记录,并与工程进度相符合。

  48. 三、工业企业生产场所

  49. (一)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

  50. 1.电气线路、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电器产品,并与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相适应。

  51. 2.生产场所的电气线路、配电柜(箱)、生产设备的电气箱应保持完整、干净和状态良好。

  52. 3.配电柜(箱)的选型、设置、安装应与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相适应,采用不燃材料制作。

  53. 4.配电柜(箱)内电源开关、断路器等应采取防止火花飞溅的防护措施并保持完好,箱内各接线端子导线压接应规范、牢固,出线端接线数量及连接方式应符合要求。

  54. 5.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、保护措施完好,导线绝缘层无破损、腐蚀、老化现象。

  55. 6.敷设在可燃物上方或有可燃物的闷顶、吊顶内的电气线路,应采取穿金属管、密封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。

  56. 7.电气线路不能与可燃液体、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。

  57. 8.电气线路不能穿越通风管道,并避开高温潮湿部位。穿越楼板、墙体时应进行防火封堵。

  58. 9.灯具的选型应与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相适应。

  59. 10.开关、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、散热等防火措施。

  60. 11.电炉、电动机等用电设备应与周围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。

  61. 12.防雷、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查,接地电阻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。

  62. 13.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时,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、布置电气线路并设置保护措施。

  63. (二)电气安全管理

  64. 1.电气线路敷设、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。

  65. 2.企业应定期维护保养、检测电气线路和电器产品,并记录存档。

  66. 3.企业应建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员工培训,应制定电气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。

  67. 四、物流仓储场所

  68. (一)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

  69. 1.电气线路、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电器产品,并与物流仓储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相适应。

  70. 2.库区的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电气开关箱,工作人员离开库房应拉闸断电。

  71. 3.电表箱、配电盘(柜)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,设置的短路、漏电等保护装置应完好有效,定期测试保护功能。

  72. 4.配电箱内各接线端子导线压接应规范、牢固,接线端子接入导线数量不应超过2根。导线端部无变色、老化现象,金属裸露部分保护措施完好有效,箱内不应堆放杂物。

  73. 5.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、保护措施完好,不应在导线上悬挂其他物品,导线绝缘层无破损、老化现象。

  74. 6.开关、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、散热等防火措施。

  75. 7.库房内不应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,灯具下方不应堆放物品,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的水平间距离不应小于0.5米。

  76. 8.电动升降、卷扬设备及其操作开关、供电线路保护措施应完好。

  77. 9.锂电池产品应存储在独立的防火分区库房内。

  78. 10.防雷、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查,接地电阻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。

  79. (二)电气安全管理

  80. 1.库房内不应使用电炉、电烙铁、电熨斗、电加热器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、电冰箱等家用电器。

  81. 2.库房内不应为以蓄电池为动力的作业设备、电动车、手机、充电宝等移动用电设备充电。

  82. 3.库房内不应擅自拉接临时电线,不应停放电动车。

  83. 4.电气线路敷设、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。

  84. 5.应定期维护保养、检测电气线路和电器产品,并记录存档。

  85. 6.应制定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员工培训,应制定电气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。

  86. 五、人员密集场所

  87. (一)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

  88. 1.电气线路、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电器产品,并与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相适应。

  89. 2.电表箱、配电盘(柜)设置的短路、过负荷、漏电等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,应定期测试保护功能。

  90. 3.配电箱内各接线端子导线压接应规范、牢固,接线端子接入导线数量不应超过2根。导线端部无变色、老化现象,金属裸露部分保护措施完好有效,箱内不应堆放杂物。

  91. 4.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、保护措施完好,不应在导线上悬挂其他物品,导线绝缘层无破损、老化现象。多股铜芯线头应拧紧、搪锡,铜铝过渡应使用专用铜铝过渡接头或搪锡。

  92. 5.敷设在可燃物上方或有可燃物的闷顶、吊顶内的电气线路,应采取穿金属管、密封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。

  93. 6.开关、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、散热等防火措施。

  94. 7.电热器具(设备)及大功率电器应与可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,不应被可燃物覆盖。

  95. 8.电缆井连通其他区域的孔洞防火封堵应完好,电缆井防火门应锁闭并保持完好。

  96. 9.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时,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、布置电气线路并设置保护措施。

  97. 10.使用移动插座取电时,用电负荷应与既有电气线路安全负荷相匹配,不应违规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,不应擅自拉接临时电线。

  98. (二)电气安全管理

  99. 1.营业结束时,应切断非必要电源。

  100. 2.场所内严禁超负荷用电,不应擅自拉接临时电线。

  101. 3.不应在场所内为电动车充电,不应停放电动车。

  102. 4.电气线路敷设、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。

  103. 5.应定期维护保养、检测电气线路和电器产品,并记录存档。

  104. 6.应制定各类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并组织员工培训,应制定电气火灾应急处置预案,并组织员工定期演练。

  105. 六、小经营加工场所

  106. (一)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

  107. 1.电气线路、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电器产品,并与经营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相适应。

  108. 2.电缆、绝缘导线的材质、导体截面积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和场所用电需求。

  109. 3.电表箱、配电盘(柜)设的短路、过负荷、漏电等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,应定期测试保护功能。

  110. 4.配电箱内各接线端子导线压接应规范、牢固,接线端子接入导线数量不应超过2根。导线端部无变色、老化现象,金属裸露部分保护措施完好有效,箱内不应堆放杂物。

  111. 5.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、保护措施保持完好,不应在导线上悬挂其他物品,导线绝缘层无破损、老化现象。敷设在可燃物上方或有可燃物的闷顶、吊顶内的电气线路,应采取穿金属管、密封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。

  112. 6.开关、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、散热等防火措施。

  113. 7.电热器具(设备)及大功率电器应与可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,不应被可燃物覆盖。

  114. 8.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时,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、布置电气线路并设置保护措施。

  115. 9.使用移动插座取电时,用电负荷应与既有电气线路安全负荷相匹配,不应违规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,不应随意拉接临时电线。

  116. (二)电气安全管理

  117. 1.不应在场所内停放电动车或对电动车充电。

  118. 2.营业生产结束时,应切断非必要电源。

  119. 3.电气线路敷设、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。

  120. 5.应定期维护保养、检测电气线路和电器产品,并记录存档。

  121. 6.从业人员应掌握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和电气火灾扑救方法。

  122. 七、居民住宅建筑

  123. (一)住宅建筑公共区域

  124. 1.电气线路、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电器产品。

  125. 2.电表箱、配电盘(柜)设的短路、过负荷、漏电等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,定期测试保护功能。

  126. 3.配电箱内各接线端子导线压接应规范、牢固,箱内不应堆放杂物,导线端部无变色、老化现象,金属裸露部分保护措施完好有效。

  127. 4.电表箱、配电盘(柜)应固定在不燃材料上,并与可燃材料保持安全距离。电表箱、配电盘(柜)内及其周围不应堆放杂物。

  128. 5.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、保护措施保持完好,不应在导线上悬挂其他物品,导线绝缘层无破损、老化现象。

  129. 6.电缆井连通其他区域的孔洞防火封堵措施应完好,电缆井防火门应锁闭并保持完好,电缆井内不应堆放杂物。

  130. 7.不应将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楼梯间、走道、门厅等建筑公共区域,或违规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为电动车充电。

  131. 8.物业管理单位应制定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类电气设备操作规程。

  132. 9.应配备具备职业资格的专业电工,定期开展电气线路、设备设施安全检查维护保养。

  133. 10.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桩、车棚电气线路安装、敷设符合有关规定,采用质量合格的电器产品。

  134. 11.物业管理单位应开展居民用电安全宣传,制定电气火灾应急处置预案,并组织员工和居民开展演练。

  135. (二)居民家庭

  136. 1.户内配电盘内不应存放可燃物,应有断路保护装置,保护装置进出线端子连接应牢固,电线端部绝缘无老化现象。不应使用铁丝、铜丝等代替保险丝。

  137. 2.电线、开关、插座、家用电器应选用合格产品,不应超过使用年限。

  138. 3.开关、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、散热等防火措施。

  139. 4.使用移动插座取电时,用电负荷应与既有电气线路安全负荷相匹配,不应随意拉接电线。

  140. 5.电热器具(设备)及大功率电器应与可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,不应被可燃物覆盖。

  141. 6.家用电器(除冰箱等长电设备外)不应长时间通电处于待机状态,应养成人走断电的习惯。

  142. 7.不应将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楼梯间、走道、门厅等建筑公共区域,或违规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为电动车充电。

  143. 8.应掌握电气火灾预防和扑救方法。

  144. 9.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时,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,布置电气线路并设置电气安全保护装置。

  145. 广东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服务热线:0769-28828919,拥有18年以上专业消防产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和售后一条龙服务经验的气体灭火厂家,主营七氟丙烷灭火系统,IG541气体灭火系统,悬挂超细干粉等产品,全国8000多消防案例见证,消防产品性能优秀,证书齐全,100%通过消防验收,与广大客户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。


此文关键字:电气火灾 自查

相关资讯